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講到加強互聯網建設的問題,提出建設“網絡強國”,“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南海區制造業規模接近7000億元,更有著輻射珠三角世界級制造基地的區位優勢。因此互聯網大數據的建設,將是推動南海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南海有一個稱號——國內信息化建設先行區。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南海就開始信息化探索,制定“以信息化推動現代化”發展戰略,在全國縣級市中率先建成統一的多媒體信息網絡。從那時起,一方面,互聯網逐步深入南海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社會管理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民群眾“觸網”“用網”的意識和能力不斷提升;另一方面,信息產業在南海啟航,與制造業逐步融合,為南海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實力的提升作出了顯著貢獻。2014年5月30日,全國首個區級數據統籌局在南海成立。這是南海信息化建設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南海在互聯網+大數據的開發和統籌方面向更高水平闊步前行。
南海還有一個頭銜——大數據+智能制造集聚區。當前,南海正圍繞“傳承品質、成就品牌”的工作主線,以全球創客新都市建設為總抓手,落實升級工業園、建設新都市、發展新經濟三大任務,為新經濟的發展搭建更好的平臺,營造更好的綜合環境。我們以全國機器人集成創新中心和全球產品跨界創新中心等一批創新引領性項目為抓手,大力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促進線上線下、國內國際跨界創新,提升企業和產品的競爭力。目前,在以佛山國家高新區核心區為代表的一大批南海品牌園區里,智能制造、柔性制造、3D打印、工業機器人等產業快速發展,涌現出自動化率達70%的全球先進工廠一汽—大眾佛山工廠,以數碼化定制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維尚家具等一大批智能制造品牌企業。這些品牌企業擁有先進的理念、技術和設備,成為南海未來發展的重要支撐。
南海更有一個夢想,打造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區。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這給我們今后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引。近年來,國家和省、市分別出臺了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規劃。作為珠三角地區的制造業重鎮,南海認為大數據產業是優化產業結構、助推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也是撬動經濟社會發展、增創發展新優勢的重要支撐。因此,今年以來,我們加大大數據產業的招商引資力度,并與阿里云、華為、騰訊、甲骨文等互聯網巨頭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全面展開深度合作。特別是與華為的合作項目,預計帶動產業聚集規模約400億元。同時,我們也出臺發布了電子信息產業扶持獎勵辦法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并全力打造規劃超千畝的電子信息產業園,推動半導體芯片、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我們計劃用三年時間將大數據產業培育成南海的支柱產業,積極推動大數據創新應用,努力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區。
近年來,我們與眾多優秀的大數據企業深度合作、共謀發展,用大數據的技術推動了南海制造業轉型升級,逐步實現了城市治理數字化、社會管理智能化。我們將在十九大精神的鼓舞下,努力塑造一個更加智慧科學、更加宜居宜業的新南海!